
“守护淮河安澜,造福两岸人民,是我们治淮人永恒的追求,70年来,淮河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淮河流域的防洪能力显著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水环境也得到了全面改善,在治淮的道路上,我们遵循‘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先后编制完成多轮《淮河流域防洪规划》和《淮河流域综合规划》,在淮河上游兴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利用行蓄洪区、湖泊洼地蓄滞洪水,整治河道承泄洪水,下游扩大入江入海能力下泄洪水,沂沭泗地区实施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整治紊乱水系,开辟入海新路,实现了洪水入江畅流、归海有路……”在2024年9月24日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水企业CEO圆桌论坛上,澳门龙门客栈(以下简称中水淮河公司)董事长孙勇同与会嘉宾分享了中水淮河公司在淮河流域治理进程中的斐然成果。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东中部地区,以不足全国3%的水资源总量,承载约13.6%的人口和11%的耕地,贡献了全国9%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生产了全国六分之一的粮食。由于占流域面积三分之二的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加之黄河夺淮的深远影响,淮河流域历史上洪涝旱灾害频发。
为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中水淮河公司(原水利部淮委规划设计研究院)应运而生,多年来,中水淮河公司以卓越的前瞻力与高效的执行力,在治淮工作中发挥了关键的引领性作用。
创新理念,萃取水韵精魂、厚植文化根基,为淮河安澜注入精神动力
在大别山麓的河南息县,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大闸巍然挺立在淮河之上。这是由中水淮河公司设计的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息县枢纽工程(以下简称息县枢纽)。
“息县枢纽,是淮河干流上第一级拦河闸。在工程建筑方案设计上,我们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孙勇说,“息县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渡过淮河的地方,又是3000年没有易名的古县,工程结合红色文化和古建筑元素,以庄重大气的中国红为主色调,作为对革命前辈丰功伟绩的铭记和革命先烈勇往直前革命精神的缅怀。”
“廊桥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元素符号,息县处于淮河两岸,我们就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意蕴来展示当地的治淮文化。同时,采用加腋框架结构的排架柱,既致敬了传统木拱廊桥梁木穿插别压的‘八字结构’,也展现了现代建筑结构的力学之美。”息县枢纽建筑方案设计师补充说道。
息县枢纽只是中水淮河公司众多匠心独运的作品之一。
在亚洲最大“水上立交”——淮安枢纽工程设计中,中水淮河公司采用7层塔式仿古桥头堡,上下游两桥头堡之间采用钢结构悬索桥连接交通,将古老的京杭运河和淮安市风土人情与现代水利完美融合,入海水道泄洪与京杭运河航运相得益彰。
在西藏拉萨河上1号闸工程设计中,中水淮河公司从布达拉宫的建筑中汲取灵感,融合了藏区本土文化元素,采用简洁的藏式符号语言,实现了藏区文脉的延续和现代文化的交融……
中水淮河公司积极推动淮河保护治理与水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将水文化元素全方位融入工程规划设计的各个环节,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底蕴,推动实现了治淮工程与水文化的双向赋能。
创新技术,打造科创引擎、开启发展新程,为淮河安澜锻造新质生产力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板桥镇,有一颗璀璨的水上明珠——板桥水库。多年来,板桥水库在防洪、灌溉、供水及发电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2012年8月,板桥水库经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鉴定为“三类坝”,属病险水库,溢流坝段需采取防渗加固处理。这项任务看似平常,实则充满挑战:板桥水库作为当时驻马店市区唯一的饮用水源,防渗加固处理期间不能中断供水,同时还要保证水质不受影响,这意味着要在不放空水库的情况下完成水下防渗处理。
“2013年,我们承接了板桥水库溢流坝防渗加固处理设计任务。为圆满完成这一光荣又艰巨的任务,在初步设计阶段,我们进行了多方调查研究,比选了15个设计方案,共编制了9稿初步设计。”中水淮河公司原副总经理马东亮介绍说,“通过反复研究,我们采用在坝体上游设置大面积薄壁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的方案,不设置围堰,施工过程均在水下潜水作业,最大工作水深达到34米。”
通过施工前后坝体渗漏量的监测数据对比,溢流坝坝体渗漏量从加固前的每秒6.03立方米降低至每秒0.198立方米,下降率达到96.7%,下降率和防渗效果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目前,中水淮河公司混凝土坝坝体渗漏深水水下防渗处理技术已申请了多项专利,该技术还在多个水电站的水下除险加固中得到应用。
回顾中水淮河公司的奋斗之路,类似的创新案例还有很多——
主持完成了《淮河干流河道与洪泽湖演变及治理》《便携式声波钻机引进与应用》等1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的科技攻关;
研发的《一种全参数建立多类型圆弧悬臂式挡土墙三维模型的方法》等11项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主编或参编了《河道整治规范》等30余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
主持完成的《复杂河网多目标水力调控关键技术与应用》等2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主持完成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等一大批经典工程设计工作,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3项,获得全国优秀设计奖、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奖等百余项……
中水淮河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以重大工程为契机开展自主科研立项研究,积极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的应用,持续铸造精品水利工程。
创新服务,秉持赤诚初心、筑牢服务根基,为淮河安澜提供坚实保障
2024年11月29日,随着最后一车土石料倾倒入淮河入海水道,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枢纽成功实现截流,标志着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期工程建成后泄洪流量将从一期工程的每秒2270立方米跃升至每秒7000立方米,泄洪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淮安枢纽是淮河入海水道的第二级枢纽,位于淮河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交汇处,是为解决淮河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的交叉问题,维持京杭运河航运、南水北调调水和淮扬公路交通,满足淮河入海水道泄洪及渠北运西地区排涝需要的大型枢纽工程。
中水淮河公司承担了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枢纽的勘察设计工作,面对大面积粉细砂地基的恶劣渗流条件、京杭运河导航航道线型高标准要求等系列技术难题,中水淮河公司创造性地采用新、老地涵紧靠布置方案和落底式截渗墙整体围封截水等多项关键技术。
“公司成立设计专班,公司领导主动下沉、靠前指导,聚焦治淮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为项目业主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与服务。”孙勇话语真诚。
“我们不仅仅是进行传统的设计图纸交底,还利用三维模型让复杂的建筑结构立体呈现、旋转剖析,让施工单位更快、更深刻地理解设计意图。另外,我们还要求设代人员每天去施工现场巡查,对照蓝图检查止水、钢筋等关键部位,参与重大施工方案制定,出谋划策,及时参加地基基础等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验收工作。”淮安枢纽设计项目负责人补充说道。
中水淮河公司精湛的技术和专业的设计服务赢得了多方赞誉。“中水淮河公司项目团队24小时驻守工地,随时解决各种难题,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们感动,与这样的团队合作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精品工程的信心。”淮安枢纽承建方江苏淮阴水建公司相关负责人赞叹不已。
中水淮河公司的足迹遍布流域各地,他们专业的服务贯穿项目全过程——
在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前期工作中,中水淮河公司组织10个现场工作组,仅用5天时间,全面系统高效地完成了181条、总长1006公里的渠道、6000余座建筑物现场查看和方案制定工作,组织50余人集中办公1个月,全面完成工程可研编制工作,为项目前期工作审批打下坚实基础;
中水淮河公司积极响应安徽省委、省政府实施的“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的号召,助力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涡阳水厂分水口门工程创造60天从首仓混凝土浇筑到具备通水条件的泵站施工速度,让涡阳地区群众提前喝上引调水……
从上游的水库建设到中游的洪水管理再到下游的入江入海能力提升,中水淮河公司始终奋斗在淮河保护治理的最前线,为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支持。未来,中水淮河公司还将继续秉持初心、守护淮河,为实现淮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